从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科研开发、生产制造的专业公司 !
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

读俞敏洪《喀什之行》有感

俞敏洪先生是我所敬重的企业家之一,文章写得也很有特色。昨天,公司的石工给了我一篇他写的《喀什之行》,说其中有些东西与我们公司有关。我正好在拜读他的《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》这本书,所以,颇有些感想。
首先,文章开头提到了中坤集团老总黄怒波先生,而我们华云总部就设在中坤大厦0608室,也算是一种缘份吧。那是一个复式结构,7.6M的净高,隔成了二层半,其中半层做为库房,因为当初找了专业公司来设计和装修,所以并不觉得压抑,反而有一种错层的现代感。房子是在2007年底买的期房,当时房地产行业进入小低潮,正在促销,也算是一个机遇,而现在这个房价已经翻了好几番了。记得由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原因,京城所有的施工项目都被暂停了,房子延期交付。其实也算是不可抗拒力,但黄怒波先生对中坤大厦的每一位业主都给予了赔付,华云收到约10万元的赔付并免了三年的物业管理费。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黄总的为人——成大事者必诚信。
中坤大厦是中坤集团的总部所在地,黄总有专用车位,据说也有专用电梯直通顶层他的办公室。这是在施工前就策划好的,也是国外许多大公司总部的惯用做法。起初,中坤项目的立案名称叫“市长大厦”,原本想建成后做为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驻京办事处。大厦地处西直门交通枢纽,集火车、地铁、公交为一体,南邻金融街、北靠学院路,距二环路仅300米,东西走向的西外大街又把二环、三环、四环串联起来,很少堵车,非常便利,真是个绝版的“金三角”。从6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往外看,可以看到北京展览馆那高高的尖顶,特别是在冬季下过一场雪,太阳出来后,能够欣赏“西山晴雪”的美景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大厦旁边有一条“转河”,是京城一支相当古老的水系。河水静静地流淌,河边垂柳成荫,在繁华的都市里闹中取静,闲暇时去河边散步更是另一番感觉。河上有一座石桥,当我在桥上漫步时,会很自然地想到元代诗人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中“小桥流水人家……夕阳西下……”的诗句和新月派诗人徐志摩《再别康桥》中“那河畔的金柳,是夕阳中的新娘;波光里的艳影,在我的心头荡漾。”这样的佳句。走过河上的小桥就是任志强的“华远企业中心”(原称“企业号”,因风水先生说房子叫船名不吉利所以改了名),距中坤只有100多米。传说两楼之间有穿河地道,不出屋怒波便可随时到志强处饮茶聊天。与王健林的“万达广场”不同,黄总的房地产开发虽属于商业地产,但更注重旅游与文化资源的整合,以文化为“魂”,所以他称之为“文化旅游地产”。黄先生是1956年出生的,人看上去很年轻,可见心态之好。他喜欢文学,写文章、吟诗、作赋,有“诗人企业家”的美誉,我收藏了他《蓝太阳》的诗集。黄总对传统文化也很着迷,特别是对藏传佛教很崇拜,写有《佛教是个巨大的智慧系统》等文章,看过之后很受感染。在做旅游地产时,更注重当地资源的原汁原味,不赚快钱也不计投入。不论是黄山脚下的歙县,还是云南思茅(现在改称普洱市)的项目,或者是新疆喀什的民俗项目,都体现了他在文学及历史方面的知识积淀,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,黄怒波与俞敏洪都是我喜欢的企业家,而且在写作上也是我的老师。
其次,去年公司全体员工到新疆去旅游(2012年是集体去了内蒙古的阿尔山,为此还错过了企业家年会)。对喀纳斯湖的美景、五彩滩的奇异以及魔鬼域的惊诧,都犹如昨日。在吐鲁蕃盆地,大家到村长家做客,在葡萄架下吃葡萄。袁工的女儿与维族姑娘翩翩起舞,那种西域特有的景象都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。与俞老师感受不同的是,在乌鲁木齐的街心广场及大型购物中心附近,都有手持微型冲锋枪,头戴钢盔的武警战士在执勤,气氛略显紧张。
最近公司又订购了一辆7座的越野车,正讨论着西藏之行,去几辆车,去多少人(身体差的肯定去不了),以及是走川藏线还是走青藏线等等。西藏是一个圣地,很早就向往西藏了,向往着布达拉宫,向往着翻越唐古拉山到达拉萨时的感觉。趁着还不算太老尽快如愿吧。
而且石工认为,我的写作风格与俞敏洪有些相似,比如《喀什之行》是一篇游记,与我写得《愉快的一天》和《海拉尔印象》有共同点,都是清新自然,朴实简洁,开门见山,平辅直叙,没有过多的渲染与“心灵鸡汤”,但时不时地也会冒出几句惊人之语。心灵鸡汤喝多了会反胃,点缀一下还可以,说得好不如做得好,要让事实说话。
俞敏洪是北大的文科生,毕业之后曾留校做讲师,出口成章,我与他不能相比,也没想过要与名人套近乎儿。老俞学识渊博,上大学时就读了800多本书,除了本专业的书籍,北大图书馆中其他专业性的、知识性的、娱乐性的等各方面的书都有涉及。而我也有阅读的习惯,在这点上有相似之处。俞敏洪被称为“留学教父”,他创办的“新东方”圆了许多年轻人的留学梦,我儿子出国留学也是在新东方学的“雅思”。
看书不如看直播,看直播不如面对面听本人说,很想亲耳聆听俞老师的演讲。几年前,在电视上看到俞敏洪的演讲,内容是讲他创业的心路历程。他讲到北美红鲑(俗称三文鱼)逆流而上,奋不顾身,成千上万的鱼在激流中向上游冲去,岩石割破了它们的身体,鲜血直流,河水被染成一片红色。他看到了那壮观的场面,被那种不惜牺牲生命也要达到目的的精神所折服,那种永不放弃,永不言败的气慨,对人类也是一种激励。但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俞老师在演讲中回忆的一件往事,他在北大上学时,暗恋一位女生,说自己是农村来的孩子很害羞,不好意思对女孩表达,也不敢追求,只是为她做事。有一次假期过后开学了,那女生返校时,他帮她把很重的行李搬上三层的女生宿舍,累得气喘吁吁,满头大汗,这时,那位女生却说:“介绍一下,这是我的男朋友”,然后指着她身后的一位帅哥。俞敏洪毫无准备,感到有点茫然,更多的是尴尬,就问他:“那你为什么还让我把行李搬上来?”那女生平静地回答:“我怕累着他”。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,看电影、话剧很容易入戏。当我在电视中看到这段演讲时,不禁为之动容而热泪潸潸,同时也为那名女生感到惭愧,并不是她错过了一只高成长的原始股,而是她这样去羞辱俞同学实在是太过份了!她不但浅薄而且刻薄。农村孩子也有追求城市女孩的权利,也并不是只有帅哥才能追美女,我佩服俞老师的大度与勇气,佩服他的真诚。他能触动到自己那根最敏感的神经,他能在众人面前坦然回忆那难以启齿的往事,在他事业成功、家庭幸福、为人父为人师的时刻,他说出来了,也就释怀了。扪心自问,每一个人在感情生活上都会有创伤,有的伤口还在流血,有的阴影挥之不去,痴情女子负心汉,薄情女子痴情郎;心有千千结,藕断丝相连;也正像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的《相见欢》中所描述的那种情绪: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,能够坦然面对,欣然放下的人才是智者。只有像俞老师那样把这些说出来,当着众人坦然地说出来,才能真正的释怀。也正像潘石屹把上千万的欠条烧掉后一样,心里会轻松许多。回避不如面对,舍弃才能忘却。
成功者必有成功的理由,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。当然也包含点小运气,但更重要的是勤奋和智慧,在新东方发展初期俞敏洪可谓是殚精竭虑。其实,每一个成功者在创业初期都如此。在俞老师的励志文章中,提到最多的不是聪明与否,而是永不言败,决不放弃。在《喀什之行》中他提到要成为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五大特征,我衡量了一下,从定性上说我都具备,而从定量上说却又都深度不够,所以还须努力前行。这篇2000多字的短文,只是俞敏洪先生两天行程的随笔,而且是在飞机上构思的,并不能代表他的文学实力,论实力还是要看他的大作。如果说我的文章在风格上与他的这篇短文有一丝仿佛的话,那也只是巧合。但善于观察和总结,能把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这一点上,我们有共同之处,且在写作上都是思路敏捷的“快枪手”,只不过我的文章多了些小资,他的文章更大气些而已。
最后,我认为华云公司的所有员工,都应该向俞敏洪老师学习。与许多公众人物一样,俞敏洪也算是个有争议的名人。但看人要看主流,看人要多看优点,不管他做了什么或怎样去做,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。主要学习三点:一是学习俞老师那种见缝插针的读书精神,他甚至在飞机上还在阅读,学习是进步的基础。二是学习他的大度与坦诚,拿得起放得下,说到做到决不斤斤计较。三是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,作为上市公司,新东方每年的利润是以亿元为单位的,而对社会的贡献则没有计量单位。新东方是做教育培训,我们华云是制造分析仪器,新东方搭起了中国与世界学习的桥梁,而华云则要为发展国产分析仪器和振兴民族工业而努力。
人类在本质上是高级动物,只不过目前处在生物链的最高端,在生存的游戏中,只有强者才能发展。佛教认为,众生在六道中轮回;基督教认为,上帝造人,人人都欠上帝一个“死”。从宏观上说,如果生命形式是一个大的连续的话,在肉体的生命结束后还会以另外的形式存在;从微观上说,物质是在不断的循环。但不管怎样,要过好今生,要为社会做贡献。五十二岁的俞敏洪是个成功者,但成功之路却十分坎坷,他的《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》这本书可以说是他的自传,但书名有点凝重。应该是: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尽情展现。
且行且思考,且行且努力,且行且珍重。
云淡风轻
于2014年7月30日
 

4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